经典案例

FIFPRO 紧急呼吁:取消世界杯高温时段开球,保障球员生命安全

2025-07-03

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FIFPRO)近日发布重磅报告,强烈敦促国际足联(FIFA)取消 2026 年美加墨世界杯部分场馆的午间及下午开球安排,以规避极端高温对球员健康构成的 “灾难性风险”。报告指出,堪萨斯城、迈阿密及墨西哥蒙特雷等三座城市若在下午进行比赛,球员面临热应激损伤的概率高达 “极高” 级别,可能引发中暑、脱水甚至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一、高温威胁:科学数据揭示的致命危机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 20 年气象数据建模发现,2026 年世界杯期间,16 座承办球场中有 14 座可能遭遇湿球黑球温度(WBGT)超过 28°C 的危险阈值,其中 9 座场馆在炎热夏季的半数比赛时段将处于这一风险中,更有 4 座球场可能飙升至 32°C 的极端危险水平。这一综合考量温度、湿度及辐射的指标若达到 28°C,人体散热机制将严重受阻;超过 32°C 时,运动员核心体温可能突破安全极限,直接导致晕厥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皇冠体育平台

具体到城市层面,迈阿密的硬石体育场、堪萨斯城的箭头体育场和蒙特雷的 BBVA 体育场在历史同期的平均 WBGT 值已接近 30°C,而午后 12-15 时的峰值更可能突破 33°C。这种环境下,球员每小时的汗液流失量可达 2-3 升,电解质紊乱风险显著增加,肌肉痉挛和心血管负担加剧。世俱杯的教训尤为深刻:今年夏天洛杉矶正午开球的比赛中,切尔西与突尼斯希望的球员赛后集体出现头晕、呕吐症状,医疗团队被迫启动紧急降温措施。

二、FIFA 的商业考量与球员权益的冲突

FIFPRO 的呼吁直指赛事规划中的深层矛盾:国际足联为满足欧洲和亚洲电视转播黄金时段的需求,长期倾向于将比赛安排在当地时间下午至傍晚时段,这与北美夏季高温峰值高度重叠。例如,若墨西哥城的比赛在当地时间 16 时开球,欧洲观众可在黄金时段 22 时观看直播,但此时墨西哥高原的紫外线强度和体感温度均处于全天最高水平。

FIFPRO 紧急呼吁:取消世界杯高温时段开球,保障球员生命安全

尽管 FIFPRO 提出将开球时间推迟至 19 时以后(当地日落时段),并建议为无空调场馆配备临时降温设施,但国际足联以 “赛程连贯性” 和 “全球观众覆盖” 为由暂缓采纳。值得关注的是,世俱杯期间 FIFA 仅同意增加场边补水点和冰毛巾,却拒绝调整开球时间,导致巴黎圣日耳曼与马德里竞技的比赛在 WBGT 达 31°C 的环境下进行,多名球员出现中暑前兆。

三、解决方案:科学干预与制度革新

FIFPRO 提出的系统性方案包括三大核心措施:

  1. 时间错峰:将高风险场馆的比赛全部安排在 19 时以后,利用夜间自然降温。数据显示,推迟 3 小时开球可使 WBGT 值下降 5-8°C,显著降低热应激风险。
  2. 技术赋能:对无空调场馆加装临时喷雾降温系统,并借鉴卡塔尔世界杯的经验,在看台下方安装冷风循环装置。例如,卢塞尔球场通过 PTFE 材料遮阳和局部送风技术,可将场内温度稳定控制在 24°C。
  3. 医疗预案:强制要求每半场增加两次 3 分钟冷却暂停,允许球员使用冰浴背心,并将中场休息延长至 20 分钟以充分补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采用的热应激量表已被证明可有效监测运动员身体状态。

四、全球行动:从个案呼吁到制度变革

这一议题已引发国际体育界连锁反应。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近日致函 FIFA,建议将 2026 年世界杯纳入 “气候适应性赛事” 试点,要求所有场馆提交高温应急预案。世界卫生组织也警告称,若不采取行动,未来十年全球职业赛事的热相关伤病率将增加 40%。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场馆已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风险:亚特兰大的梅赛德斯奔驰体育场配备可伸缩屋顶和中央空调,可将比赛时的温度控制在 26°C 以下;达拉斯的 AT&T 体育场则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和自然通风设计,午后 WBGT 值较露天场馆低 7°C。这些成功案例证明,科学规划与技术投入完全可以平衡商业利益与球员安全。

FIFPRO 秘书长亚历克斯・菲利普斯强调:“球员不是商业机器,他们的生命健康不应成为收视率的牺牲品。我们呼吁 FIFA 立即启动赛程重审,并建立由球员代表、气候专家和医学权威组成的独立监督机制。” 随着 2026 年世界杯决赛圈抽签临近,这场关乎职业体育伦理的博弈,或将成为全球体育治理范式转型的关键转折点。